陸美貿易戰正炙板橋居酒屋,對雙方均帶來不少經濟與產業衝擊,但就歷史來看,貿易衝突也可能帶來諸多文化交流,台北故宮年度大展「亞洲探險記─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」便以荷蘭使臣出行成功覲見大清皇帝的旅程為視角,匯集分散世界的多處館藏於台北故宮,呈現東西交板橋居酒屋流故事。
台北故宮院長陳其南表示,這是以台灣觀點來看17世紀東西交匯的歷史,陸、日、荷三方,在17世紀進行絲、瓷器、香料的貿易,居中的轉運點便是台灣的熱攔遮城(今日的安平古堡)。他指出,即使文物不停留在台灣,但整個貿易過程台灣都曾參與。
台日荷藏品見證交流
「亞洲探險記」特展除了原本台北故宮院藏品,此次更匯集荷蘭國家博物館、日本海杜美術館、板橋居酒屋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及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、台灣大學圖書館等單位的館藏。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副代表范安治表示,儘管荷蘭東印度公司曾2度來台又2度被趕走,但荷蘭來的商人、傳教士、人權人士也都因此與台灣交流並發展至今。
居酒屋有分不同種類的座位,像是有家庭式居酒屋、連鎖居酒屋等,價位、型態各自不同,以下跟大家介紹在日本居酒屋四種常見的座位種類。
1、一般座位(テーブル席):最常見的一般座位,即桌子於地板平面之上,不須脫鞋或是跨腳進入,可直接拉開椅子就坐。
2、吧檯座位(カウンター席):可以直接向吧檯前方的工作人員點菜的座位形式,而カウンター即為seat at counter中counter的片假名 。
3、榻榻米座位(「座席」或稱「たたみ席」):較傳統的居酒屋,或是店內包廂多會是榻榻米座位,當然也有公眾的榻榻米座位,須脫鞋。亦有須盤腿的座敷席,同樣也須脫鞋。
4、挖洞座位(掘りごたつ):類似於榻榻米座位,但桌子下方有能夠放腳的凹槽,可以舒緩盤腿坐或跪坐、側坐的不適感,同樣須脫鞋。
我個人比較喜歡一般座位,比較不會聞到別人腳的味道,不用拖鞋比較方便,去上廁所可以直接離開,個人是不太喜歡一直穿脫鞋子,但我朋友就很喜歡挖洞座位,總覺得比較輕鬆解放。
日本海杜美術館學藝員青木隆幸指出,該館此次來台的版畫是首次出國展出,「能夠與400年前同一時期製作,但目前在世界不同地域收藏的藝術品,在台北故宮相遇,別具意義。」台北故宮總策展人,器物處處長余佩瑾指出,由此展也顯示故宮藏品能呼應全球化議題,展現異文化交流、轉化的實力。
畫作重現當年生活
台大圖書館藏的《荷使初訪中國記》由於描述了1655年至1657年,荷蘭東印度公司遣使覲見順治皇帝旅程中,150幅描繪中國地理、風俗的插畫,當時迅速熱銷且立刻被歐洲各國如法、英「盜版」,儘管插畫中擅自融入許多歐洲人想像的異國元素,仍被視為歐洲最信實的中國著述。
荷蘭國家博物館藏的〈巴達維亞的市集〉則可見各式當時歐洲人感到新奇的熱帶水果如芭蕉、椰子、鳳梨等,且被一一編號標註於畫面右下角的清單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