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板進入「萎縮期」。金管會對壽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的緊箍咒在正式上路,多家一向是國際板大戶的壽險公司已無投資額度,去年國際板債券更僅發行1檔、金額1億美元,全年也僅135檔、總發行量338.98億美元,比前一年衰退16%,且是連續第二年衰退。
雖然銀行、證券業者也有進場投資國際板債券,但壽險主力退場後,國際板債幾乎沒什麼買家,市場預估今年發行量會繼續衰退,且衰退幅度將擴大到近5成,即全年可能只有100?200億美元的規模。
金融業者表示,去年國際板發行量比極盛時期即2016年少了近155億美元(約新台幣4,770億元),過去曾來台發行國際板債券的大型知名國外發行者如蘋果(Apple)、AT&T、輝瑞藥廠等恐較難再見,但若從好的一面來看,即立委、金管會擔心的壽險匯率風險,即硬碟救援有部分可控制。
金管會在2013年時為了打造台灣成為國際間知名的外幣債券市場,且有金融進口替代效果,特別修訂保險法,允許壽險資金投資國際板債券可不計入國外投資45%的限額,2014年6月正式上路,壽險資金即「瘋狂」湧入國際板債市,也讓國際板債券發行量從2014年開始,連資料救援續三年屢創歷史新高。
資料救援是個學問,從淺到深;簡單又困難,有時候小小的損壞,靠自己網路搜尋一下技巧跟程式,就真的可以成功救援回來,可是當資料損壞過大怎麼下手都有困難,甚至可能造成磁碟二度損壞,也因此若是尋求業者幫忙回復資料,大多都是以評估硬碟損壞程度來計價的,也會根據救援難易度決定修復時間的長短,我這邊建議畢竟這樣的專業技術非我們一般人理解的這麼簡單,還是盡量交由專業人士處理較為妥當,若是因此造成資料檔案救不回來,可是得不償失啊。但就有人問了,可是我只有1~2個檔案壞掉阿,為什麼要搞得那麼麻煩,而且為什麼只是救援2個檔案也要很久,其實對於資料救援來說,都必須將所有硬碟檔案掃描一次,耗費的時間成本也是差不多的,所以時間跟費用都不會差距太大,主要還是以受損程度為考量。
但金管會在2017年首度出手,控管壽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的可贖回期,當年發行量即衰退18%,2018年更正式控管投資額度,將國際板加計國外投資,不得逾國外投資已核額度的145%,最高即不逾可運用資金的65.25%,相關規定2018年11月上路。
據金管會統計,壽險業去年投資國際板債券餘額約新台幣4兆2,080億元,單月僅增約10億元,以往動輒每月加碼國際板債券1、2千億元的壽險業,去年7-11月僅加碼1,100多億元,投資速度明顯趨緩,造成國際板發行量大減。
儘硬碟救援管金管會接下來會開放伊斯蘭債來台發行,鼓勵更多元的發行者與投資人,但扣掉最有錢的壽險業後,市場認為,2019年國際板發行量恐依舊難逃衰退命運。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把電腦各種照片影片、製作或正在聽的音樂、出國或成長的回憶、公司或作業的檔案、重要的文字內容、原本要看的連結不小心刪除的經驗呢?有在用電腦操作的朋友們一定知道,電腦桌面的凌亂是大家都有的,常常空不出時間下定決心整理,但是往往一整理,就會在不經意間把檔案整理到不知道擺去哪裡,事後完全找不到,回過神來的時候,檔案已經被刪除了,要把刪掉的檔案從硬碟救援回來可不是個簡單的事情,很多在處理這方面的專業人員,會先評估硬碟損壞情況,用程式加以輔助,看是否能把資料拉回來,以價格來說會以不同處理方式還有格式去收費,而常見的故障有,分區損壞、韌體損毀、電路板的故障、資料遭到覆蓋、壞軌等等,正所謂「內行看門道,外行看熱鬧」,這些故障問題&專業技術,其實外行人根本就無法區分硬碟救援的難易,交由專業判斷多加比較才是上策。